首页 > 优化技术 > 正文

优化发展环境心得体会

经济发展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以下是我整理的优化发展环境心得体会,欢迎参考,更加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有人把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喻为自然优势的倍增剂和劣势的弥补剂。由此可以看见,经济发展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影响一个地方利用外来资金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进程。那么,经济发展环境要从哪些方面优化呢要回答这一个问题,首先务必找出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局意识偏颇。一些部门和单位片面地认为,发展经济是党委、政府思考的事,只顾自己发展、部门发展,不管地方发展、整体发展,只关注部门经济利益得失,视部门利益至上,只要触及到本部门、本公司,甚至是部分科室的利益,便“斤斤计较”、“寸步不让”,致使有些优惠政策虽然以政府名义下了文,但仍然得不到落实兑现。有的受部门利益驱动,挖空心思寻找“生财之道”,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还有的在执行上级部门规定时,不是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要求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工作,而是生搬硬套,墨守陈规,理而不治,一管就死。

二是市场意识滞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的过程中,有的部门和领导思想观念滞后,仍然习惯用计划经济的那一套来看问题,办事情,而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有的部门下达罚款指标,导致随意上路检查,乱罚款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为了增加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不是着眼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而是漫无边际作承诺,制订出台的优惠政策,洋洋洒洒,十分诱人,但好看不中用。由于不按市场规律办事,乱承诺,乱签字,为今后的履约埋下了祸根。

三是服务意识缺乏。一些部门手续繁,办事效率低。更为严重的是少数办事人员素质较差,刁难设卡,雁过拔毛。一些垄断性行业“老大”思想严重,服务质量很差,其所作所为使公司和投资者难以容忍。

四是法制意识淡薄。一些执法部门利用权力强行向公司摊派,加重公司负担。少数执法人员素质较低,执法过程中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存在执法不公,办案不力等现象,有的甚至滥用职权,谋取私利。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如何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环境,如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笔者认为就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要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确立以开放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个性在招商引资问题上,要确立既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的思想,正确处理对外来投资者让利的“得”与“失”关系,牢固树立让外商发财,求本地发展,让眼前利益,求长远利益;让局部利益,求全局利益,让经济利益,求社会效益的观念,放胆放手求发展。除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外,应彻底放开投资经营范围,并给予优惠政策,创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要抓好宣传。加大力度,拓展对外推广,扩大对外影响,是招商引资工作中必不能少的重要环节。由此,在营造优裕的投资经营环境工作中,务必先声夺人,把投资融资气氛搞浓。既要大力宣传已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本地经济、区位以及资源优势,更要宣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要透过新闻媒体宣传,不断增强开放意识和融资功能,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同时,对那些影响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应及时给予曝光,以获得更加好地正面效应。

三要落实政策。优惠政策对外商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要使冲着优惠政策而来的外商留得住、扎下根还得靠政策的落实与兑现。信誉是招商之本,承诺贵在落实。因此,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实际状况制定和完善新的政策。对近些年来已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要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作适度撰改,做到能变则变,能宽则宽。同时,有关部门务必作好承诺,一经承诺,就要保证不折不扣兑现,还需要持续承诺政策的连续性。

四要搞好服务。环境优的标志之一是服务好。各级领导和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合理划分事权,明确职责分工,实行政务公开,从体制上解决办事环节多、效率低的问题。“一门式”bànzhèng收费服务大厅应做到“红灯不闪,绿灯常亮”,使之办事快,效率高。结合事权分工,建立对口帮扶职责制,主动为投资者及公司带给全方面的服务。要认真推行检查报批制、收费登记制,严格遵守对外经济活动“十不准”,同时,切实抓好“外来客商证”和“收费明白卡”的发放工作,为外商创造一个满意的生活环境和经营环境。

五要管好秩序。优良的投资经营环境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市场秩序。政法部门要切实维护投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重点公司、外商及个体私营业主实行治安挂牌保护。纪检监察机关要严厉惩处执法腐败行为,重点是整治有法不依,知法违法的行为。对执法人员随意对公司、投资者敲诈勒索和吃、拿、卡、要;执法人员与社会流氓恶势力相勾结,侵害投资者及公司的合法权益;利用办证、办照、年检强行向公司及投资者“搭车”收费,推销商品订购书刊;要从快查处,严厉打击。

六要完善机制。优惠政策的落实,执法行为的公正与规范,仅靠部门自觉行动和自我约束是不够的,务必从体制上加以保障。要进一步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机制,使之更加好地适应新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调动发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的作用,要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工作制度,保证外商及公司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要完善投诉件转办交办制度,敦促各部门“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对未按投诉件转办、交办规定履行职责的部门和单位,要责成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要追究领导人及当事人的职责;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要追究法纪职责。以此真正为公司及投资者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使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经济持续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我精心推荐

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10篇】

【#心得体会#导语】近期河南各地召开“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动员党员干部更加好地“创新观念、提高能力、提高效率、优化作风、优化环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以下是为您整理分享的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10篇】,欢迎您的参阅。

1.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

当前,南阳部分党员干部在观念、能力、作风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与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极不适应,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成为南阳跨越发展的“拦路虎”,成为建设省副中心城市的“绊脚石”。为了解决这一挑战直面问题,迅速整改,转变作风,以重点工作突破见效检验作风转变效果。

差距不找不明,问题不攻不破。找差距、看问题、抓落实,决定着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所可以取得的实效。衡量差距所在、检验存在问题,及时校准方向,要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要有动真碰硬、敢于斗争的精神。我们需要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紧盯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人,始终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持之以恒向问题“叫板”,把问题查深查透查实。

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才算是关键。解决问题既是努力的方向,亦是推动转变的动力。党员干部围绕查摆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坚持源头治理,对行之有效果的解决方案,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抓常抓长、巩固提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真改,推动作风问题与工作问题、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显性问题与深层问题一起解决,保证整改落实有实效。

又快又好解决问题才算是硬道理。要通过“查、破、建”,更加好地推动各级各部门认真践行“13710”工作制度,强化效率意识,做到任务第一时间明确、不推诿扯皮,要求第一时间讲明、不模棱两可,工作第一时间跟进、不拖泥带水,重点抓好突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突出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突出为基层减负赋能、突出优化营商环境、突出开展“查堵点、破难题、建机制、快落实”活动五个方面,引导教育党员干部躬身入局、担当作为。

发现问题是水平、直面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能力。各级党员干部要聚焦观念能力作风的短板,坚持动真碰硬、破立并举、系统施治、真抓实做,使“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成为推动南阳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作风大改进,能力大增强,效率大提高,发展大跨越,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有力抓手,以作风转变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以作风转变促进担当实干,助力南阳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

2.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

“十四五”开局之年,省、市党代会明确提出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思路、蓝图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各级党员干部须克服“本领恐慌”,以能力促增效。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面临着应对各种复杂多变形势和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地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差距往往体现在建设发展差距上,反之亦然。与发达地区相对比,除了历史成因外,表面上看我们是指标数据的差距,实质上是干部能力素质的差距。我们需要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必须加快提高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专业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以此推动工作、*当前困局,努力实现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

建设省副中心城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有担当的“宽肩膀”,也需要有成事的“真本领”。我们应聚焦中央、省委、市委对干部能力建设的部署要求,来一次干部大练兵、能力大锻造。要突出重点抓提高,特别是要把提高驾驭发展的能力摆上重要位置,聚焦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现代金融、城市更新提质等重点工作,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改革创新能力、招商引资能力、城市发展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争当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多措并举强本领,坚持“请进来”学、“实践中”练、“沟通中”促、“常态化”派,推动干部换思想、开眼界、提素能。检验干部能力是不是提高,关键要看重点工作是不是高标准推进、经济社会是不是高质量发展、行政效能是不是高效率提高。

如今,南阳跨越崛起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能不能建好省副中心城市,关键在人、在广大党员干部。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躬身入局,主动作为,以能力大增强促进效率大提高,一步一个脚印把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3.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

市委决定在南阳市开展“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更是抓契机谋发展建设省副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亦是干部和群众心中所盼所想所求,我们需要提高认识,以观念能力作风的大转变大提高为抓手,加快南阳大发展快崛起。

以“新”破“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阳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南阳市委以“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为抓手,正是面对新机遇、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的最新举措。要在思想观念上,存新求新,要以“有解思维”取代“无解思维”,要敢于打破思想束缚和观念牢笼,用思想观念的更新换代紧追时代发展步伐,牢牢抓住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契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以“实”戒“虚”。市七次党代会规划了“十大行动”,进一步厘清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宏图已经描绘,我们现在必须抛却一切思想杂念,扑下身体、躬身入局,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到新南阳建设的滚滚潮流之中。实,则一切皆有大可能。省副中心城市建设,靠敕封、靠*是万万不可以实现的,只有全员参与、务实苦干,才可以一步一个脚印,从量变到质变,最终达成目标。

以“干”反“看”。这一个世界从不缺少“批判者”和“评论家”。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就是要通过具体的“实干加巧干”。干,反映的是种态度,是种力量,更是一种标识,毛泽东说过:“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干,关键的落脚点就在于能不能执行,有没有好的执行力。当执行力体现着作风意志、反映着能力水平,党员领导干部才真正实现了态度上的扭转、作风上的优化、行动上的提质。实干,是对批判和观看无言的反击和*。

以“正”祛“邪”。作风建设是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市委提出的“六破六立”给正邪勾勒了画像,我们需要要深刻领会、好好把握。要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对错误思想和言论理直气壮批评教育;要坚持求真务实,察真情、说实话,出真招、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真正得到重用、充分施展才华,让作风漂浮、哗众取宠的干部无以表功、受到贬责;要坚持清正严明,形成弘扬正气的大气候。以正祛邪要讲正气、务正道、走正路,要标本兼治,常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不断巩固拓展观念能力作风建设的成果。

4.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

思想新、铜变金,思想旧、铁生锈。思想的差距是的差距,观念的落后是的落后。经济社会的每一次大变革、大进步、大发展,往往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思想破冰,破的是思想观念陈旧之冰、改革固步自封之冰、工作消极懈怠之冰、对待群众感情冷漠之冰,这些冰不是薄冰、浮冰,而是坚冰,是隐藏在内心深处陈旧、固化的惯性思维,是习以为常、亦步亦趋的路径依赖。全市上下要坚决破除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不断打破“认知瓶颈”,敢于走出“舒适区”,敢涉“深水区”,勇闯“无人区”,对标对表新发展理念,以改革破题,以创新开路,把发展换脑、服务换心、精神换貌的成果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上。

5.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

作风关系发展,作风就是力量,作风决定作为。好的作风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是战胜各种困难、完成繁重任务的根本保证。作风的转变,要在想干事、干成事上见真功。必须牢牢把责任扛起来,勇于负责、敢于担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以“有人负责我协助、没人负责我担当”的魄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作风的转变,要在落实力、执行力上见实效。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认真落实“13710”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大抓落实、快抓落实、狠抓落实22条措施,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大干实事中创造业绩。作风的转变,要在守纪律、讲规矩上求长效。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党员干部要把规矩意识融入强管理、带队伍、正风气、干事业的实践中去,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焕发正气与活力。

6.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

干好工作,既要有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更要有素质全面的硬本领。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要紧扣发展需要,在学干结合中练就过硬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软肩膀挑不起重担子,能力托底事业才可以发展。保证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保证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肩负的担子重而又重,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神圣光荣,这不只需要宽肩膀,也需要铁肩膀;不仅政治要过硬,本领也需要高强、能力更要突出。

要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发生重大转变,过去的一些老路径、老本领可能不再适应新环境。例如,有的领导干部抓传统产业熟门熟路、驾轻就熟,但面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业态时,就显得没那么游刃有余,在如何更加好地为之提供服务,如何为之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上就要补课提高。如果仅靠过去的小知识家底、传统思维和惯常做法开展工作,难免会“老马拉新车”,久而久之陷入“知识恐慌”“本领恐慌”。所以,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大战略”为河南更加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举措、新路径。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优势再造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换道领跑战略等具体的战略举措都昭示着,领导干部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作风必须跟着河南前进的步伐更上一个台阶,才可以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7.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

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需要每一位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政治能力、专业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等干事创业的真本领、硬实力。当前,现代化河南建设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必须强化“答卷意识”、克服“本领恐慌”,开展好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提高,做到脑海里有思路、眼睛里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不断提高建设现代化河南的能力与水平。

8.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

当前,全市上下正乘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的东风,强力推进“一二三五十”工作布局,力争“十四五”末实现“6333”的目标,到2035年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省副中心城市。能否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人、在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就是引导全市党员干部以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为己任,“创新观念、提高能力、提高效率、优化作风、优化环境”,切实把精神提振起来、内生动力激发出来、发展活力释放出来。

9.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

为担当者担当。鼓励干部敢担当有作为,就要让党员干部敢于放开手脚。对履职担当、改革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推动形成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误的干事创业环境,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解决一些干部怕担责、怕出错、不敢为、不敢试等相关问题,让干部愿意放下包袱、敢于作为。

保干事者。各级领导干部要树起更加高的标准,主动转变领导方式,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怀着对群众那股亲劲、抓工作那股韧劲、干事业那股拼劲,能担责、能担难、能担险。对被诬告的干部,要予以有效保护,并及时消除负面影响;对恶意中伤、诬告陷害的行为,要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为基层干部撑腰鼓劲。形成既严守纪律底线,惩处违纪者、问责不为者,又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改革创新者撑腰,既严格管理干部,又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良好政治生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助推经济发展高质量。

“国之兴,在于施政;政之兴,在于择人。”新时代呼吁锐意进取的“干将”“闯将”。树好用人导向,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为改革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激起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挑起时代赋予的重担,助力南阳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

10.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

开展能力作风建设,省委明确了活动主题,工作原则,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实施既定步骤,为全省党员干部提高能力转变作风勾画了清晰的“路线图”。

到明年9月底,怎么来考核评判这次活动的质量?那就是“结果导向”,比实绩看实效,看一看广大干部的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等,是不是有了明显提高。

抓而不实等于没抓,绝对不可以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那一套来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任何工作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以这样一种态度一种执着,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下去,才可以收获“金石可镂”的强大执行力。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