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化技术 > 正文

肇庆市坐落于何地?

疑问一:肇庆隶属何地?

粤东区域涵盖:潮州、汕头、汕尾、揭阳

粤西区域涵盖:阳江、云浮、茂名、湛江

粤北区域涵盖:清远、梅州、河源、韶关

珠三角区域涵盖:广州、佛山、肇庆、深圳、珠海、中山、江门、东莞、惠州

疑问二:肇庆具体位置?

肇庆市坐落于我国广东省的中西部,东部毗邻珠江三角洲,西部靠近桂东南,珠江主要支流西江流经境内,北回归线横穿其地。背靠北岭,面向西江,上控苍梧,下制南海,成为粤西的咽喉要地。

1、岭南第一胜景

肇庆星湖风景区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被誉为集“西湖之水,阳朔之山”于一体的“岭南第一胜景”。

2、群砚之冠——端砚

肇庆端砚与湖笔、宣纸、徽墨并称为“文房四宝”。其石质纯净细腻,蘸墨笔锋持久不退,其雕刻技艺也相当精湛,被列为历代贡品。

3、风华高新科技集团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型片式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基础产品科研、生产与出口的外向型高科技集团公司。

4、肇庆夜景

夜幕降临,我们漫步于肇庆街头,牌坊广场,音乐喷泉,端州路,天宁路,那般迷人地映入我们的眼帘、我们的镜头。

5、广新生态园

肇庆市广新农业生态园占地面积5000多亩,是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以土地整治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三高农业”的典范。

6、蓝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蓝带啤酒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成立于1990年10月的广东蓝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就设在广东省肇庆市北岭山下。

7、星湖生物科技

从原国有企业肇庆味精厂的基础上改组成立的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就已经挂牌上市,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8、广肇高速公路

它的建成,结束了粤西肇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该高速公路未来将与广梧高速公路连接,并直接沟通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网。

9.广东(高要)鸿图科技

公司的产品主要面向汽车、通讯、电梯、机电、家用电器等行业的铝合金、镁合金压铸件。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风景秀丽的肇庆市,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0年12月正式成立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是在原高要鸿图工业有限公司的基础上,联合广东省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广东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高要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东省科智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股东共同发起设立的。公司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40000平方米;现有员工9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0人,公司立足于以压铸业务为主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积极开发设计、制造、加工和销售汽车、通讯、自动扶梯梯级、家用电器、机械、电子仪表、等各行业铝、镁合金压铸件及相关配件,同时,具备进出口经营权,可经营本公司自产产品、技术、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配件等进出口业务。目前公司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铝合金精密压铸专业企业,广东省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公司还成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广东精密压铸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本公司产品销往祖国大江南北,并出口到日本、美国、荷兰、芬兰等国家。

疑问三:肇庆位于广东的哪个地区?

下面的网址是肇庆的官方网站,你可以去看看,信息非常详尽。

4个县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390多万,下辖有端州区、鼎湖区和广宁、德庆、封开、怀集4县,代管高要、四会2个县级市,设立了省级的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宁建县于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距今440多年。“广宁”含有“广泛安宁”的意思。1952年5月,广宁、四会合并为广四县;1954年7月分设;1958年10月,两县又合并为广四县;1961年4月再分设至今,建县以来一直隶属肇庆(政区)管辖。

广宁县位于顶东中部偏西北,地处北江支流绥江中游,是山区县和革命老区,是全国著名“竹子之乡”、“武术之乡”和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县辖17个镇、185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4万,面积2459平方公里,县**所在地南街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德庆县位于广东省西部,东与高要市相连,西与封开县相接,南临西江,北与广宁、怀集县相邻,总面积2256.75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12个乡镇,175个行政村委会,1511个自然村。2005年,全县户籍总人数35.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8.7万人。县城东距肇庆94公里,西离广西梧州市79公里。

封开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居西江上游,毗邻广西梧州市,素有“两广门户”之称,是“西江走廊”经济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往“珠江三角洲及大西南的咽喉之地”,又是“珠三角”与大西南的交汇点,更是一块诱人开发的宝地。总面积2723平方公里,辖16个镇,总人口46.99万人。

怀集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北部、“泛珠三角”核心区(粤桂湘+港澳)中心,是海陆丝绸之路对接点,是南延北拓、东引西连的枢纽。县城距广州180公里、离肇庆150公里。全县总面积3573平方公里。辖18个镇1个民族乡、2个国有林场;全县人口93万人。怀集县地理环境优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疑问四:肇庆在清朝时期位于何地?

肇庆府为广肇罗道治所,隶广东省。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置开平县;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置鹤山县,时肇庆府领德庆州及高要、四会、新兴、高明、广宁、开平、鹤山、封川、开建、阳江、阳春、恩平等12县。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阳江县升直隶厅,割领阳春县、恩平县。光绪三十四年(公元...

问题五:肇庆市在清朝时期设于何地肇庆府是广肇罗道治所,归广东省管辖。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设立开平县;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设立鹤山县,当时肇庆府下辖德庆州以及高要、四会、新兴、高明、广宁、开平、鹤山、封川、开建、阳江、阳春、恩平等12县。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阳江县升级为直隶厅,并接管阳春县、恩平县。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怀集县从梧州府划归平乐府信都厅。

问题六:黑龙江省肇庆市属何区域您所说的应该是黑龙江肇东市吧,肇庆市位于广东省。

问题七:肇庆汽车站位于何处是的,名为肇庆粤运汽车总站。端州三路附近还有城东客运站。市区内仅此两站。

问题八:肇庆通客服中心地址在哪里?位于公交公司客服中心(火车站广场西侧),电话2835226。岭南通售卡充值点包括上瑶南福彩站、端州六路上瑶南1巷34号、唯美摄影、肇庆市城中路(旧肇中东侧)、西江北福彩站、肇庆市西江北芙蓉西一街兆基楼106号、互通电讯、肇庆学院商业街A5、好世界书报亭、肇庆市建设三路好世界西南侧、兴旺阁工艺店、端州四路(星大西侧)、文明书报亭、肇庆市建设三路(文明路口)、盈达通讯、肇庆市百花园停车场第9卡、和丰电讯、肇庆市鼎湖区水坑、敬民钟表、肇庆市鼎湖区广利镇振兴路28号、百里汇文具、和平路45号E幢首层107号、玲珑花语花店、肇庆市工农北路华英新城J区5幢A38商铺、西门书店、肇庆市正西路63号、新苑照相、肇庆市柑园北路第一幢首层第十卡、西门邮政所、正西路67号、睦岗邮政所、睦岗镇民兴街3号、大天行通讯、端州二路86号、信安电讯、肇庆学院第三饭堂三楼爱尔玛超市、佳佳文具、高要南岸府前大街高要一中对面、东堤湾书报亭、前进南路东堤湾门前、盈途电讯、工农北路17号第7卡商铺。

问题九:想知道:肇庆市下辖几县及位置肇庆市下辖:

2区:端州区、鼎湖区

2县级市:四会市、高要市

4县:广宁县、怀集县、德庆县、封开县

问题十:肇庆东站位于何处肇庆东站位于肇庆市鼎湖区永安镇大朗村西旺自然村,是贵广高铁、南广铁路、广佛肇城际的停靠站,正在建设中。

肇庆学院专插本专业可报考哪些

【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肇庆学院专插本专业可报考哪些?肇庆学院专插本去哪里报考?详情如下:

点击查看:广东统招专插本视频课程

点击查看:广东统招专插本题库试题

肇庆学院专插本专业可报考哪些

肇庆学院专插本可以报考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师范)、学前教育(师范)、国际经济与贸易。

肇庆学院专插本去哪里报考

广东专插本报名系统入口官网网址:

报名注意事项:

广东统招专升本报名期间,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将有关于广东统招专升本考试相关通知,通知内考生可点击进入报名系统。官网专插本报名系统入口仅在报名期间开通。

附:肇庆学院简介

肇庆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城市肇庆(距广州90公里)。学校坐落于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中,与星湖山水相互呼应,尽显优美秀丽,堪称读书治学佳境。学校创建于1970年。2000年3月,西江大学、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本科肇庆学院。2021年10月,学校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五十多年来,肇庆学院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谱写了一篇中国地方大学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华章,培养了20万名各类优秀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厚植地方历史文化底蕴,不忘扎根地方办学初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悠悠西江见证了岭南的沧桑和巨变,沉淀下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成就了西江流域两千年的辉煌。正是有西江流域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岭南文化的孕育下,肇庆学院弦歌不辍、执着追求,走出了一条曲折而通达的发展之路。学校励精图治、追求卓越,形成了“厚德、明智、博学、力行”的校训,传承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肇庆学院人精神。学校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等称号。

学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大力实施“党建育才工程”,着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建立了国家、省、校三级党建工作示范体系,获评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学校现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个、“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1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3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5个、“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肇庆市教育系统党建示范点2个。学校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构建了思政育人的“大格局”,按照“学科专业学院制、生活社区书院制”的思路建成了五大书院。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形成了双向互动、创新驱动、文化浸润、实践育人的思政教育“砚园方案”,致力于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现有教职工1732人,其中专任教师1214人,高级职称573人,具有博士学位439人,双聘院士1人,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校的教学、科研职务。学校重视“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选送300多名教师到企业、行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提高了教师的应用能力。以“双聘”院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肇庆市西江人才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名誉院长,学校形成了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工作需求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师资保障。

学校全力推行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构成持续优化,综合实力稳步上升。现有教职工1732名,其中专任教师1214名,高级职称者573名,博士学位者439名,双聘院士1名,众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受聘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岗位。学校注重“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选派300多名教师到企业、行业进行培训、挂职和实战锻炼,提升了教师的应用能力。以“双聘”院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肇庆市西江人才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众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名誉院长,学校形成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工作需求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师资保障。

学校持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优质内涵发展。学校设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设有20个教学机构,面向全国26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2.6万人,联合培养硕士600多人。学校现有教育、电子信息、艺术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大力推进省市共建学科建设和“冲补强”提升计划,设有省特色重点学科2个、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3个,市重点学科3个,机械工程学科为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学校按照“做优新师范、做强新工科、提升新文科、发展新农科”的建设思路,设立近7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3个,省级以上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通过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第二级师范类专业认证,化学专业已完成第二级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入校考查工作。

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夯实学校事业发展基础。学校有主校区和星湖校区两个校园,总占地面积1200多亩。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24亿元,纸质藏书183.5万册,电子图书108.3万种,电子期刊近3.3万册,中外文献数据库36个。学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有信息化门户平台、OA办公系统、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实现教学科研条件现代化。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教师教育“肇庆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品牌。学校具有较强的教学实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授、博士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授课;学校大力提倡并鼓励本科生考研,取得显著成绩。学校设立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并获批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立项。2019年2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特邀我校参加,介绍在振兴广东教师教育、推进“新师范”建设的经验和亮点。2023年9月,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我校作为地方教师教育类高校,勇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主力军的文章。2023年11月,我校乡村教师教育经验做法被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称之为“肇庆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现有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50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60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先后采访报道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学校先后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工作集体典型经验奖等荣誉和奖项,学校就业指导课获评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金课,“地方本科院校‘53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评第九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铜奖1项,省赛银奖1项、铜奖6项以及“高教主赛道优秀组织奖”。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

目前学校建有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38个,其中省级科研平台19个。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被省经信委认定为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被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广东省专利技术创业孵化器,被省版权局认定为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建设肇庆市协创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肇庆高新区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和智库12个,建有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7个。积极开展创新科研团队建设,学校有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4个。学校双聘院士傅廷栋牵头在学校共建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成果转化(广东)示范基地和西江流域油菜实验基地;农业农村部在学校建立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肇庆综合试验站;“广东省环境健康与资源利用实验室”获批为省重点实验室,实现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在学校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并谋划在高要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分实验室;与省农科院共同承担西江实验室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达成共识,共同完成《西江实验室绿色植保技术及投入品研究所建设方案》,共同申报的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水稻抗稻飞虱新种质创制和道地南药提纯复壮及推广”获得立项并获批经费500万元。与鼎湖、高要、四会、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广佛肇(怀集)合作区管委会等建立起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在科技、产业、教育、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建有2个文科和6个理工科产业学院,实现理工科二级学院产业学院全覆盖,其中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立项1个,已列入项目类管理的校级产业学院3个。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3项。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3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推广奖二等奖1项、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等2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依托“中国砚都”的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全力打造工艺美术、产品设计、旅游管理等特色专业,“王府掐丝画”团队获得专利和版权保护150多项,在G20峰会被选为国礼,同时被选为60多个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的专用礼品,是“肇庆文创龙头品牌”。

目前我校设有国家级以上科研平台38个,其中省级科研平台达19个。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荣获科技部、教育部认证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同时被省经信委认定为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广东省专利技术创业孵化器,省版权局认定为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我校建设了肇庆市协创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肇庆高新区创新研究院等12个新型研发机构和智库,并拥有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7个。我校积极推动创新科研团队建设,拥有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4个。我校双聘院士傅廷栋牵头共建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成果转化(广东)示范基地和西江流域油菜实验基地;农业农村部在我校建立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肇庆综合试验站;“广东省环境健康与资源利用实验室”获批为省重点实验室,实现我校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在我校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并计划在高要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分实验室;与省农科院共同承担西江实验室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共同完成《西江实验室绿色植保技术及投入品研究所建设方案》,共同申报的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水稻抗稻飞虱新种质创制和道地南药提纯复壮及推广”获得立项并获批经费500万元。我校与鼎湖、高要、四会、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广佛肇(怀集)合作区管委会等建立起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在科技、产业、教育、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设有2个文科和6个理工科产业学院,实现理工科二级学院产业学院全覆盖,其中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立项1个,已列入项目类管理的校级产业学院3个。近年来,我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3项。获得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3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推广奖二等奖1项、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等2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依托“中国砚都”的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全力打造工艺美术、产品设计、旅游管理等特色专业,“王府掐丝画”团队获得专利和版权保护150多项,在G20峰会被选为国礼,同时被选为60多个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的专用礼品,是“肇庆文创龙头品牌”。

我校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划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赛事中,共获得国家级荣誉和省级奖项上千项;在广东省第九届、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奖牌总数排在全省本科院校前列。我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近五年来学校四次获得全省高校年度学生资助工作考核优秀等级。响应国家号召,赓续援藏精神,选派九批共计71名大学生参加援藏支教工作,前八批61名大学生均获评“墨脱县优秀援藏人才”,学校被授予“援藏事业功勋单位”称号。不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筑牢网络思政“新阵地”,学校易班发展中心荣获广东高校“十佳易班发展中心”“全国优秀易班辅导员(公共号)”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十三届全国美展、广东高校美术与设计双年展、全国青年漆画展等国家级、省教师双年展等展览入选、获奖30余项,其中在全国美展中入选5件作品,1件获得铜奖(广东唯一获奖),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艺术成果。学校合唱团在“我和我的祖国——广东省第十三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获合唱类银奖。由学校师生参与创作出品的大型原创廉政教育音乐剧《青天之端》被省纪委推荐在全省各地巡演,荣获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二等奖。学校获批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先后共20次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团委被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确定为广东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示范点,多次获评“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广东高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肇庆学院学生会多次获“广东省优秀学生会”光荣称号。在广东高校“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活动中,学校多个团支部获得荣誉。学校涌现出许多国家级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如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全国大学生百佳理论学习社团和百优理论文章、全国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活动基层优秀项目等。

我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扣学校建设新时代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高起点规划研究生教育,深度融入湾区创新驱动工作,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启动“改大申博”品质提升工程,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肇庆学院专插本专业可报考哪些?由考生网收集整理,更多广东专插本相关信息,请关注广东专插本栏目页面。

肇庆学院本科升级专业能够报考哪些?由考生资讯网搜集汇编,更多广东本科升级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广东本科升级栏目页面。

本科升级存疑虑、不知如何归纳本科升级重点内容、不明了本科升级报名当地规定,点击下方咨询官方网站,免费获取复习资料: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