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化技术 > 正文

总结梳理高中化学典型试题及解题策略

浏览优化设计或中学教材详解

一、关联式法

关联式法是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妙运用,其解题核心理念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1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

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 ]

A.3.2 g B.4.4 g C.5.6 g D.6.4 g

[解析]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因此,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

依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根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2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 g无水晶体。该碱金属M可能是 [ ]

A.锂 B.钠 C.钾 D.铷

(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

设M的原子量为x

解得 42.5>x>14.5

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三、守恒法

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巧妙运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3将5.21 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 g 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 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应填:+2。

(得失电子守恒)

四、差量法

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妙运用。它最大的优点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应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例题4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使之完全反应,得剩余物n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 ]

设MgCO3的质量为x

MgCO3 MgO+CO2↑混合物质量减少

应选A。

五、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巧妙解法,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维和解题

断MA或MB的取值范围,从而巧妙而快速地解出答案。

例题5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

A.锌 B.铁 C.铝 D.镁

各金属跟盐酸反应的关系式分别为:

Zn—H2↑ Fe—H2↑

2Al—3H2↑ Mg—H2↑

若单独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11.2LH2(标准状况)需各金属质量分别为:Zn∶32.5g;Fe∶28 g;Al∶9g;Mg∶12g。其中只有铝的质量小于10g,其余均大于10g,说明必含有的金属是铝。应选C。

六、极值法

巧妙运用数学极限知识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即为极值法。

例题6 4个同学同时分析一个由KCl和KBr组成的混合物,他们各取2.00克样品配成水溶液,加入足够HNO3后再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沉淀的质量如下列四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A.3.06g B.3.36g C.3.66g D.3.96

本题如按通常解法,混合物中含KCl和KBr,可以有无限多种组成方式,则求出的数据也有多种可能性,要验证数据是否合理,必须将四个选项代入,看是否有解,也就相当于要做四题的计算题,所花时间非常多.使用极限法,设2.00克全部为KCl,根据KCl-AgCl,每74.5克KCl可生成143.5克AgCl,则可得沉淀为(2.00/74.5)143.5=3.852克,为最大值,同样可求得当混合物全部为KBr时,每119克的KBr可得沉淀188克,所以应得沉淀为(2.00/119)188=3.160克,为最小值,则介于两者之间的数值就符合要求,故只能选B和C.

七、十字交叉法

若用A、B分别表示二元混合物两种组分的量,混合物总量为A+B(例如mol)。

若用xa、xb分别表示两组分的特性数量(例如分子量),x表示混合物的特性数量(例如平均分子量)则有:

十字交叉法是二元混合物(或组成)计算中的一种特殊方法,它由二元一次方程计算演变而成。若已知两组分量和这两个量的平均值,求这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等,多可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

使用十字交叉法的关键是必须符合二元一次方程关系。它多用于哪些计算?

明确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的条件是能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别要注意避免不明化学涵义而滥用。

十字交叉法多用于:

①有关两种同位素原子个数比的计算。

②有关混合物组成及平均式量的计算。

③有关混合烃组成的求算。(高二内容)

④有关某组分质量分数或溶液稀释的计算等。

例题7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 ]

A.39∶61 B.61∶39

C.1∶1 D.39∶11

此题可列二元一次方程求解,但运用十字交叉法最快捷:

八、探讨法

探讨法是一种发现思维的方法。解计算题时,若题设条件充分,则可直接计算求解;若题设条件不充分,则需采用探讨的方法,计算加推理,将题解出。

例题8在30mL量筒中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倒立于水中使气体充分反应,最后剩余5mL气体,求原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在30mL量筒中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倒置于水中使气体充分反应,最终剩下5mL气体,求原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最终5mL气体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此题需用讨论法解析。

解法(一)最终剩余5mL气体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若是NO,则说明NO2过量15mL。

设30mL原混合气中含NO2、O2的体积分别为x、y

4NO2+O2+2H2O=4HNO3

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可能是10mL或3mL。

解法(二):

设原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为y(mL)

(1)设O2过量:根据4NO2+O2+2H2O=4HNO3,则O2得电子数等于NO2失电子数。

(y-5)×4=(30-y)×1

解得y=10(mL)

(2)若NO2过量:

4NO2+O2+2H2O=4HNO3

4y y

3NO2+H2O=2HNO3+NO

因为在全部(30-y)mLNO2中,有5mLNO2得电子转变为NO,其余(30-y-5)mLNO2都失电子转变为HNO3。

O2得电子数+(NO2→NO)时得电子数等于(NO2→HNO3)时失电子数。

【评价】解法(二)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转化信息,将体积数转化为物质的量简化计算。凡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均可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法进行计算。

无论解法(一)还是解法(二),由于题给条件不充分,均需结合讨论法进行求算。

4y+5×2=(30-y-5)×1

解得y=3(mL)

原氧气体积可能为10mL或3mL

【小结】以上逐一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化学计算的技能技巧。解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模式。但从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步骤看,考生应建立一定的基本思维模式。“题示信息+基础知识+逻辑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它还反映了解题的基本能力要求,所以有人称之为解题的“能力公式”。希望同学们建立解题的基本思维模式,深化基础,活化思维,优化素质,跳起来摘取智慧的果实。

倾听并总结以下进行化学计算的基本步骤:

(1)认真审题,挖掘题示信息。

(2)灵活组合,运用基础知识。

(3)充分思考,形成解题思路。

(4)选择方法,正确将题解出。

2005高考调查报告

千树万树梨花开--2005高考辅导资料调查报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诗来形容目前的高考类图书和期刊市场,再贴切不过了。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高考热潮席卷全国,高考图书铺天盖地。据悉,全国500多家出版社,参与出版高考用书的不下百家。与此同时,随着2004年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11个省市试行分省自主命题获得成功,2005年,教育部同意增加山东、江西2省自主命题,而安徽等省的自主命题也已提上日程。

随着全国自主命题省市的增加,本土化高考图书蓬勃发展。再加上从2004年起,出版行业体制改革,各种资本涌入出版市场,一些连高中都没读过的书商书贩子甚至建筑包工头,也纷纷大把撒钱成立工作室策划高考图书。

百花齐放,高考资料全面扫描

1月18日,在重庆的各大书店,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高考教辅资料摆满了书店的专买区,专门为2005年高考考生量身定做的教辅书不下200种。

记者发现,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辅书,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显得无所适从。除了手里拿着老师推荐书目纸条,能准确报出书名的购书者外,其他人只能通过“泛读”进行选择。一位学生家长面有难色地告诉《高考金刊》记者,想为孩子买本高考教辅书,但是她根本看不出好坏,看来看去觉得哪本都不错,放弃哪本都可惜。

记者还注意到,很多考生在书店逗留半个多小时,仍然无所适从。一位购书的考生告诉记者,自己转了半天都不知道怎么选择,最后干脆就问书店的营业员什么教辅书好卖,照着胡乱买了几本。

通过记者细心统计发现,高考用书主要集中在这三类上:

1.学科辅导类。这类书相对来说品种繁多,仅在重庆书城就不下100种。有南方出版社《志鸿优化设计丛书——高中总复习》,学苑出版社《志鸿优化设计丛书——高中全程复习优化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高考总复习聚焦新题型》,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新考案〈桂壮红皮书系列〉》,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考点精解精练大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高考状元易错题宝典》(让记者费解的是:2005年高考尚早,状元从何而来?)、《黄冈难点课课练》、《2005年高考命题趋向及解读》、《高考总复习闯关训练》,龙门书局《龙门高考专版系列第二轮总复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冈兵法》,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3+X高考能力型试题研练》,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高考冲刺新思维临川考案》等。

2.模拟试题类。这也是考生们十分关注的部分,品种同样十分繁杂。有机械工业出版社《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精选》,西藏人民出版社《天利38套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高考新趋势模拟样卷》,其中,冠以湖北“黄冈”、北京“海淀”、江苏“启东”之名的考卷引人注目。南京师范大学推出的一套试卷封面上赫然印着“全国高考看江苏,江苏高考看启东”的字样,让人觉得似乎与“分省命题热”的时宜不太吻合。

  1. 模拟试卷类。这部分内容同样受到考生的高度关注,种类繁多。例如,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全国知名重点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精选》,西藏人民出版社的《天利38套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北京教育出版的《2005高考新趋势模拟试卷》,特别是那些冠以湖北“黄冈”、北京“海淀”、江苏“启东”等知名地区的试卷尤为引人瞩目。南京师范大学推出的试卷封面上明确标注“全国高考看江苏,江苏高考看启东”,这似乎与“分省命题热”的潮流有些不符。

  2. 综合辅导类。这类书籍涵盖了高考心理辅导、志愿填报手册、状元学习心得等内容,相对而言品种较少。一位工作人员透露,由课堂内外杂志社编写的《高考志愿指导系列》颇受欢迎,其中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考必读——全国高考考生报考实用手册》和重庆出版社出版的《2005年重点大学报考指南》新近上市,吸引了众多家长和考生的关注。这一信息在记者电话采访福建省《高考必读》经销商周先生时得到了进一步确认。他表示,《高考必读》是课堂内外杂志社的招牌书籍,今年全新改版,高三教师和考生都认为内容更加丰富、实用,他已经售出4500册,市场反响良好,读者普遍认为花20元购买一本物有所值。此外,书摊销售商们也在催促配套的《分数线》尽快上市,读者们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此外,书架上还有西藏人民出版社的《新编高校招生录取及填报志愿指南》等书籍。(本文发稿时,课堂内外杂志社编写的《分数线》已上市,在广大高三师生家长中受到热烈欢迎。)

    在采访学校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高三各科教师通常会根据学生的情况推荐一些辅导资料,而学生平时的笔记,学校组织的模拟考试、测试试卷等,也都是很好的复习材料。此外,学生和家长通常还会购买大量的复习资料。记者在采访重庆某重点中学时,看到几乎每个学生的桌子上,除了课本外,都堆放着成摞的复习资料。

分省命题本地化优势明显

2005年1月3日,北京第五届出版物订货会盛大开幕。《高考金刊》探营记者在五彩斑斓的书海中发现,高考类图书和期刊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新面孔增多,二是本地化趋势明显,这都是分省命题“带来的影响”。

在新面孔方面,许多刊物改变方向,将目光投向高考“肥肉”。例如,湖北省武汉大学主办的《独生子女》杂志,自2005年第一期起更名为《高考与招生》,与四川出版的《高校招生》极为相似。

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文史资料》杂志,原本是面向高校发行的学术刊物,高不可攀,如今转向“高考饭碗”,推出了文科高考资料系列。除了《高考金刊》、《高校招生》、《求学》、《考试》等专门讨论高考的月刊外,许多与高中学习相关联的刊物也纷纷效仿,力图推出高考类刊物。

在本地化方面,各省出版社都打着“高考分省命题”的旗号,纷纷推出“高考本地套餐”;此外,各省区的重点大学尤其是师范类大学,对本地高考的关注度极高。例如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出版社,推出的高考图书种类繁多!因为在各片区各省区的考生心中,这些大学是培养名师的摇篮,是专门研究教育和高考的,他们的辅导书籍质量一定很高!

这些“师”字号的大学既想占据本地高考市场,又想拓展全国高考市场,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北京订货会上,前来参展的南京师大《文史资料》杂志社副总编胡永生先生在与《高考金刊》主编交流时表示:高考分省命题导致高考图书市场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面向全国范围发行的高考期刊应该联合起来打造精品,澄清视听,真正为考生提供优秀的高考辅导资料。难怪他们提出了“全国高考看江苏,江苏高考看启东”的口号!

事实上,胡先生的话很有道理。除了合法出版的高考图书外,还有许多由各省市教科院、有关中学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写的书籍,借助“分省命题”的便利,通过文件征订、强制摊派、利益分成等方式,全部推给了考生和家长,这简直难以统计!

据《湖南日报》报道,2004年9月,永州四中的部分高三毕业班学生反映,永州市教育局组织本市教师自行编写了一套资料,名为《潇湘才子高考梦工场复习指导丛书》(以下简称《潇湘才子》)。学生一到校就发放了这套书,事后每人收取100多元费用,根本未征求大家的意见。然而,收到这套书后不久,各科老师就要求学生更换另一种复习资料,导致学生白白损失了100多元。这对贫困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潇湘才子》的许多科目知识结构不完整、题量不足、错误较多,与过去使用的一些知名资料相比存在缺陷,质量较低。该校一名化学教师表示,化学组统一没有使用这套资料。其他学科教师也只选择其中的部分内容,或者根本不讲授这套参考资料,只让学生做其中的练习题。

记者为此采访了永州市教育局刘局长,他介绍道,目前高考复习资料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往往花费了大量金钱却未能买到好的资料,既浪费了金钱又耽误了精力,不利于高考。为了充分利用永州本地的教育资源、减轻学生购买资料的负担,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和市重点中学校长联谊会提出要组织本市教师编写一套高考复习资料。这是该市教师第一次编写高考复习资料,他要求组织者要保证资料物美价廉,不得强制学生购买。同时,刘局长也表示希望学校选用这套资料后,不要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以免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

记者为此采访了永州市教育局刘局长,他阐述道,目前高考复习资料繁杂且质量不一,学生往往花费大量金钱却难觅良材,既浪费金钱又耗费精力,不利于高考。为充分利用永州本地教育资源、减轻学生购买资料负担,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与市重点中学校长联谊会计划组织本市教师编纂一套高考复习资料。这是该市教师首次编纂高考复习资料,他要求组织者确保资料物美价廉,不得强制学生购买。同时刘局长也表示希望学校选用这套资料后,不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以免加重学生经济负担。

《高考金刊》认为,或许许多本土化高考复习辅导资料都有如此美好的编写“初衷”,但真正达到何种目的,唯有天知,考生自知。

自2004年起,“分省命题”备受关注,这其中自然有高考图书出版商、经销商们的推波助澜。实际上,“分省命题”的依据是课本,是基础知识,是教育部的《考试说明》。各省命题考查的角度、题型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你说各省都推出本土化高考图书,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和必要,到底是为了考生利益还是经济利益?“实际上,分省命题的初衷也许仅仅是为了降低高考风险!”北京教育考试院一位资深高考研究专家在接受《高考金刊》采访时说,“2003年发生了高考试卷被盗事件,如果分省命题,即使试题被盗或泄密,受灾范围也会大大减小。”

“分省命题”降低了高考的政治风险,却增加了高考的经济负担。各省市都要组织一支庞大的队伍,命题,保密。据悉,仅浙江省2004年高考命题就耗资千万。如果再编写大量的图书资料,对广大考生而言,无疑增加了经济和精力的双重负担,双重浪费,甚至会使考生在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之后却一无所获,在高考中败下阵来。

资料选择围绕精字做文章

(一)学生现状病急乱投医

“病急乱投医”一词,是对不少高三学生选择复习资料时心情的形象写照。特别是在3月左右,进入复习的第二阶段,很多同学更是慌了神,手忙脚乱,恨不得一口就吃成个大胖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纷纷把希望寄托到复习资料上,期望某一本、或者某些复习资料能是灵丹妙药,看了就使自己的学习成绩一下子突飞猛进。于是很多同学、家长在复习资料上花起钱来都毫不吝啬,甚至一掷千金。

以为高投入必然有高回报,仿佛多买一本复习资料,就多了一分提高学习成绩的可能,就多了一点高考的胜算。

即使有少数本不愿迷失其中的同学,看到周围同学都在拼命购买复习资料、拼命做题,也难免会有些沉不住气。《高考金刊》的一位读者在给我们的来信中,就这样说:“我考上清华的表哥告诉我,最重要的是要抓住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可是一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抱着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在看,我心里就忍不住有些发毛,不知道不看那么多复习资料究竟行不行?”

我们都知道,医学上有一句话,叫做“对症下药”。同样的,就算复习资料真的是灵丹妙药,也必须要对症才行。并且,你还要首先保证,你从纷纭复杂的复习资料市场上,选到的是确实有效的“真药”,而不是“假药”。

(二)专家支招纵横多比较

横向比较,严把质量关口。在高考一线带兵打仗多年的朱学恒和何山老师认为,使用高考复习资料时,切忌资料多、杂、偏、乱;切忌复习资料取代一切的复习方法;切忌从复习资料中寻觅高考试题的愚蠢举动;切忌盲目推崇某地、某校、某类复习资料。清醒的头脑、科学的态度、适量的选择十分重要。复习资料是一把双刃剑,用得恰当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积极咨询任课老师的意见。最好用老师推荐的参考资料。第二、自己购买时要有主见,注重题目和内容的实战性、系统性、典型性。解题思路是否具有指导,解题答案是否完备。第三、要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对考生选择复习资料有以下建议:

1.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程度去选择,不要盲目随大流。选了以后就要持之以恒边学边做,有计划地完成,不懂就问老师和同学。

2.选择正规出版社出版的资料。盗版书错误百出,害人不浅。相对来说正规出版社出的书错误少,还可以包退包换。

3.把握适量原则。资料应少而精。选择一两种质量较好的资料并完整地做下来,消化重难题的解题思路并能举一反三,重视错题积累。一套有代表性的模拟试题集,对知识的整体领会、系统把握和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过量反而导致贪多嚼不烂,事倍而功半。

纵向选择,紧扣复习进度。依据时间的推进和同学们知识基础的不同,高三年级整个复习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同学们需要的参考书和练习试卷也相应的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阶段,偏重基础知识讲解与常见典型例题探析,强调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资料选择应与之相配合。

目前,复习基本上都进入了第二阶段,讲解与练习兼重,强化知识的系统与综合应用。考生也已逐步适应了高三的学习方式和氛围,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把握,此时,一两本质量高的参考书,一套体系完整、略有深度的试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数量不要求多,重要的是要适合自己。要仔细研究参考书前面的讲解内容,认真完成后面的练习,并对照后面的练习与前面的讲解中共同的解题方法或知识点,寻找其中的规律,强化记忆,弥补知识系统链中不完整处,这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较深入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复习大多已步入第二阶段,讲授与操练并重,加强知识的系统性与综合运用。考生也逐渐适应了高三的学习模式与氛围,对基础知识有了较为明确的掌握,此时,一两本优质的参考书,一套体系完整、略具深度的试卷显得尤为关键,数量不求多,关键是要适合自己的。需仔细研读参考书前的讲解内容,认真完成后面的练习,并对照后面的练习与前面的讲解中共同的解题方法或知识点,寻找其中的规律,强化记忆,弥补知识系统链中不完整处,这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较深入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裨益。

第三阶段,以练习为主,强调解题的速度与准确性。在复习后期,尤其是高三的下学期,重点应进行习题集的攻克,并配合这一时期出版的一些质量较好的模拟试题,如历年考试真题、南京模拟、成都二诊、黄冈和北京海淀区的等,这些模拟试卷一般都有一定的难度、系统性与仿真度。但同学们不应只追求得到的分数,重要的是要查漏补缺,找出自己尚未复习透彻的地方。并且,在这个时期你需要提高的主要是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多做一些试题,在限定的时间内自我模拟几次,可加强你在这方面的能力,验证你在解题中的时间分配是否符合高考要求。一定量的练习并非意味着“题海战术”,而是通过解题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以求在考场上能迅速有效地完成任务。同时这一阶段,也不应放弃基础知识的系统记忆与基础习题的练习。

春节过后,随着高考日期的迫近,考生和家长会越来越迫切地关注高考志愿的填报问题,相应的图书将成为“热门货”。1月6日,课堂内外杂志社和中央教科所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高校发展指标研讨会”,有关专家学者就目前的高考志愿指导图书和高校排行榜的问题提出了对广大考生非常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战军教授认为:目前国内对大学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侧重于对资源等静态投入评价,对规模的评价,对社会声誉的评价没有定量,只有定性。比如,对某一高校的图书的介绍,只说馆藏图书多少万册,而真正重要的是该校的网络化建设水平、图书流通量等。

北京化工大学的游成梅老师认为:现在很多介绍大学排行的书,指标本身就不科学公正,比如说协和医科大学,它在医科里头是处于顶级层次的,而网大和广东进行的综合排行,一个将其排到第25名、一个排到第16名,这就不合适了。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研究员认为:对大学的评价一定要有动态指标,一定要有负面指标。比如,一所大学经常有学生非正常死亡,你能说它好吗?一所中医大学的学生学外语的时间比学中医的时间还长,你能说它正常吗?一所师范大学的毕业生都不去教书,你能说它的教育成功吗?

专家们一方面希望考生仔细辨别相关图书,一方面希望课题组加强研究,尽快出成果。作为课题组成单位和研究成果每月定期发表的惟一指定刊物,《高考金刊》将沿着专家们指出的、读者们期望的道路前进,并依托刊物载体和专家支撑,编写好相关的高考图书。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