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现任副市长罗凌分管哪些事务
查阅都江堰市政府官方网站,副市长罗凌主管城乡建设、房产管理、老旧房屋及棚户区改造、人防、抗震救灾、工业、信息化、科技、交通、安全生产、能源、电力、燃气及工业、房产管理、城市建设领域招商引资等工作。
主管市建设局(人防办、新居办、遗产办)、市房产管理局、市抗震救灾局、经开区(市经科信局)、市交通局、市安监局;联系市科协、住房公积金中心都江堰营业部、通讯、供电、供气。
都江堰的历史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的名称叫做“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边的玉垒山,在秦汉以前被称为“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称为“堋”,所以都江堰就被称为“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立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被称为“都安堰”。同时,又称“金堤”,这是强调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替堰作为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来筑堤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扩展资料:
修建背景
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它灌溉着灌县以东成都平原上的万顷农田。原来岷江上游流经地势陡峭的万山丛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减慢,因而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了河道。
每年雨季到来时,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势猛涨,往往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远在都江堰修成之前的二、三百年,古蜀国杜宇王以开明为相,在岷江出山处开一条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入沱江,以除水患。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为蜀郡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建成了都江堰。
历史意义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都江堰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